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
慢性支气管炎多数起病很隐蔽,开始症状除轻咳之外并无特殊,故不易被病人所注意。部分病人起病之前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如急性咽喉炎,感冒、急性支气管炎等病史,且起初多在寒冷季节发病,以后症状即持续,反复发作。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?下面橘红网小编和大家了解一下。
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、咳痰、气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。
什么是慢性支气管
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“慢支”,是指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、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。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我国北方多于南方;在早期症状轻微,多在冬季发作,春暖后缓解;晚期炎症加重,症状长年存在,不分季节。
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
慢性咳嗽、咳痰或伴喘息,每年慢性病持续3个月或以上,连续发作2年或更长时间,并能排除心、肺的其他疾病。因此病早期症状不重,而且病情进展缓慢,常不引起人们重视。但如得不到很好的治疗,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、进一步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,不易根治,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身体健康。
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点
支气管腺体增生、黏液分泌增多,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现连续2年以上,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、咳痰或气喘等症状。有喘息者称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,无喘息者称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。
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
咳嗽症状
长期、反复、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。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,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,白天咳嗽较少。夏秋季节,咳嗽减轻或消失。重症病人则四季均咳,冬春加剧,日夜咳嗽,早晚尤为剧烈。表现为分泌物积聚支气管道腔内引起的反射性咳嗽,这时候支气管黏膜充血、水肿后就会加重病情。痰液的多少与咳嗽成正比,咳嗽可能是大病的先兆,特别是接触刺激物、过度劳累、气候变化后出现的咳嗽,而气候一旦转暖又有些好转,这就证明已经患上了支气管炎。
咳痰症状
一般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,晨起较多,常因黏稠而不易咳出。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,痰量增多,黏度增加,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。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。
由早晨排痰到随时都有大量痰液分泌,尤其是晚间睡眠时,气管道腔内痰液不断,加之副交感神经的相对兴奋,一旦体位变动,就会引起大量排痰,甚至整夜痰喘不得停息安卧,非把痰排净了方能小憩片刻。到了这种程度说明已经进入严重慢性支气管炎时期,并有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。
气喘症状
由慢性支气管炎痉挛引起喘息,伴有哮鸣音反复发作,胸闷气堵,苦不堪言,由原来的冬季发作变为不分季节。至此疾病进展就会并发阻塞性肺气肿、肺原性心脏病,出现心悸心慌、水肿、乏力、气短欲毙、胸背疼痛或全身不适以及一走动就喘的情况,以致生活难以自理。
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,由于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,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,可以产生气喘(喘息)症状。病人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,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。这种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类型,临床上称之为喘息性支气管炎;但其发作状况又不像典型的支气管哮喘。
反复感染
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,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。此时,病人气喘加重,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,伴有全身乏力,畏寒、发热等。肺部出现湿性啰音,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。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恶化,必须予以充分重视。
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,在多数病人的肺底部可以听到少许湿性或干性啰音。有时在咳嗽或咳痰后可暂时消失。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,可听到广泛的哮鸣音,喘息缓解后又消失。长期发作的病例可发现有阻塞性肺气肿的征象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支气管炎由哪些原因引起
- 热点内容
- 随机推荐
-